国电承德围场 100MW 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设计专篇公示信息

国电承德围场 100MW 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项目公开信息

用人单位名称

国电申能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

名称

国电承德围场100MW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

地理位置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下伙房乡任家营村周围

联系人

王志忠

项目组成员

范晓朋、韩云亮、苏晓磊

现场调查人员

--

调查时间

--

现场采样人员

--

采样时间

--

用人单位陪同

--

项目简介

国电申能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23日;法定代表人:杨君,注册资本:8000万元,公司类型:有任公司;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御道口村三组南侧150米处;经营范围: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电力供应。(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该项目于于2023年7月25日取得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行政审批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信息(备案编号:围审批备字[2023]129号),该项目总投资57110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为1142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100MW光伏发电系统及升压站,配套建设储能15MW/30MWh、集电线路、送出线路及相关辅助设施,项目占地6353亩,建筑面积18000m2。

升压站内规划建设 1×100MVA 主变,该项目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配套建设储能装机容量15MW2h。规划220KV出线3回,通过 1 回 220kV线路接入牌楼500kV变电站220kV侧,本期建成;预留2回220kV进线分别供隆化县150MW风氢储多能利用项目、围场200MW光伏储能示范项目和河北省围场新能源综合投资100MW风电项目汇集后接入。本期建设光伏区拟通过4回35kV汇集线路接入新建升压站35kV侧。

发电工程配套建设储能系统,配置容量按电站建设规模15%,系统时长2h考虑,配置容量为15MW/30MWh。按共享储能方式配置,储能投资计列入本工程投资概算。

该项目光伏区分为33个光伏发电系统单元,光伏区由18个 2.8704MWp 和15 个 3.2292MWp 光伏发电单元组成,共布置 6696 串,直流侧安装容量100.1052MWp。每个光伏发电单元由光伏方阵、组串逆变器、光伏升压变及交、直流线缆等构成,采用分散逆变,集中并网的方式,将光伏方阵发出的直流电经逆变后升压至 35kV,再汇入光伏集电线路。

光伏方阵采用直流 1500V 系统方案,采用峰值功率为 575Wp 的光伏组件,每 26 块光伏组件串联成 1 个光伏组件串,每 24 个光伏组件串接入 1 台额定功率 300kW组串逆变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后,接入光伏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压至 35kV。若干台光伏升压变并联后,经 4 回 35kV 汇集线路接入光伏升压站。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工频电磁场、噪声。

评价结论

与建议

结论: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本项目属于“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41电力生产-4416太阳能发电”。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第5号),太阳能发电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一般的行业。

综合分析判定:国电承德围场100MW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一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参照《国电承德围场100MW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国电承德围场100MW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类比分析、防护设施设计,使之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XG1-2022)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该项目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符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等标准规范的要求。

该项目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工艺布局合理,流程顺畅。在设备布局设计上,依据工艺的需要,紧凑布置,层次分明,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该项目根据分析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参考类比分析结果设计了相应的防噪声、振动、防工频电场、防暑防寒等职业病防护设施,预计投产后各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能控制在限值以内,保证生产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该项目设计有办公室、餐厅、浴室、厕所、盥洗设施、休息室等辅助用室,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进行分析,符合标准的要求。

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计符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的要求。

该项目防护设施及措施严格按照国家现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进行设计,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可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最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8]第二十四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预测建设项目在采取了设计中各种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浓度(强度)和接触水平,在建设期和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劳动者的健康基本可以得到保障,满足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该项目防护设施必须落实到下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及施工中,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图设施和施工,把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同时保证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资金的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并严格执行各项责任制和操作规程,该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是有保证的,防护水平可达到类比项目的水平,在职业病危害防控方面是可行的。